中航集團全力以赴抓好主業一體化和改制上市-迪拜空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氣力。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回首中航團體所走過的66年輝煌荊棘路,從民航局北京治理處到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再到中國航空團體公司,在一個個需要挺身而出的關鍵時刻,在一次次急難險重的任務眼前,在一段段布滿坎坷的爬坡道路上,閃耀著許很多多優良傳統、優秀精神,它們已經深深地融進每一位中航人的血液之中,成為中航團體一往無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面對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航團體發揮頂梁柱、國家隊作用,踐行“機場就是戰場、航線就是火線、客艙就是方艙”的戰斗精神,“不講條件、不計代價”,有力確保了抗疫馳援不中斷線、重要航線不中斷航、全球供給不中斷鏈、復工復產不中斷路。疫情暴發以來,中航團體共執行救援包機216班,運送防疫職員3.1萬人,運送防疫物資1403噸,累計執行撤僑任務20余架次。
這一時期,中航團體在一次又一次重大任務的考驗中,踐行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精忠報國”奮斗精神,勇于擔當,使命必達,彰顯載旗航空公司的風采:
艱苦創業 奮力拼搏 困境中前行
世紀之交,世界航空業的競爭呈現“壟中斷”趨勢,中國的航空公司離現代一流航空企業有相當間隔,不符合國際競爭的要求。關鍵時刻,黨和國家高瞻遠矚,推動中國民航業聯合重組。
從誕生之日起,中航團體始終牢記共和國宗子的央企身份,堅定不移地沿著黨和國家確立的發展方向前進,精忠報國,開拓進取,改革創新,成功躋身世界航空運輸企業的第一陣營,為黨的事業和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進進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民航架起了一條條空中國際通道。1981年1月7日,民航北京治理局使用波音747型飛機,飛越太平洋,開辟了中美之間的第一條航線:北京-上海-舊金山-紐約;1981年4月,又開辟了北京-洛杉磯航線。隨后,陸續開辟北京至羅馬、法蘭克福、倫敦、卡拉奇等一些歐洲國家的航線,為中外合作交流搭建起航空網絡。
聯合重組 改制上市 新高度發展
這是一家肩負著國家使命,飛上國際舞臺、飛向世界一流的載旗航空團體。
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同道提出,民航要走企業化道路。1988年3月26日,根據政企分開的原則,原民航北京治理局實行重大體制改革,組建了中國民航北京治理局、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北京首都機場。1988年7月1日,作為全民所有制的國家骨干航空運輸企業,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正式掛牌,注冊資金人民幣11億元,國航由此開始獨立運營。
民航資源網2021年5月26日消息:這是一支傳承紅色基因,講政治、聽黨話、跟黨走的央企隊伍。
1988年~2001年--
2003年,面對“非典”疫情,國航確保航班不間中斷,保障職員往來和社會文化交流正常進行,運輸抗擊“非典”物資600余噸。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途中,中航團體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抓在手里、扛在肩上,在定點幫扶內蒙古蘇尼特右旗、廣西昭平縣中,創新構建“航空+”“8+2”扶貧模式,助力蘇尼特右旗和昭平縣GDP和人均可支配收進大幅增長、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2020年5月,兩地均正式退出國家級貧困縣(旗)序列。
政企分開 獨立運營 改革中奮進
中航團體果中斷落實中心企業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把黨中心重大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堅持把紐網絡建設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相同一,精準對接“一帶一路”,在“一帶一路”沿線19個國家開通56條國際航線,通航目的地城市28座,每周航班數目最高達到273班次,為中國企業“走出往”搭建更加便捷的空中橋梁。
2008年,汶川地震緊急救援中,國航飛機第一個降落在余震未息的成都機場,總計執行抗震救多難航班580班,運送部隊及醫務職員12342人、物資31119件2842噸,搶運999名多難區重傷員飛往各地進行救治。
1955年~1987年--
2002年10月11日,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為主體,聯合中國航空總公司和中國西南航空公司組建的中國航空團體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國航成為中航團體旗下的航空主業公司,掀開了新的歷史發展篇章。聯合重組后,中航團體全力以赴抓好主業一體化和改制上市,集中上風資源培育航空運輸主業核心競爭力。
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帶隊,中國民航首次執行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專機任務;1956年11月17日,民航北京治理處圓滿完成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副總理出訪越南、柬埔寨和緬甸的專機任務;1965年6月,中國民航北京治理局飛行大隊(國航飛行總隊前身)執行周總理率政府代表團訪問坦桑尼亞的專機任務,跨越12個國家,行程4萬多公里,歷時14天,成功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民航最遠的國際遠航。
與此同時,民航北京治理局積極投身國家建設事業,不中斷開通國內航線。為促進西躲地區的繁榮穩定,中心決定從青躲高原上開辟一條北京至西躲的民用航線。1956年,空軍和民航潘國定機組先后進行了成都-拉薩的民用航空線可行性試驗飛行,取得成功。1960年5月,鐵路運輸上海空運,中國民航第一飛行大隊(國航飛行總隊前身)成功試航北京-拉薩航。1965年3月1日,實現了成都-拉薩航線首航,西躲和內地之間的時空間隔驟然縮短,在促進西躲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艱苦年代打破“空中禁區”,架起連通西躲的空中通道的傳奇經歷孕育出了“飛越天塹”的高高原精神。而隨著時代發展,中航人繼續永攀高峰、敢打能勝,先后開通多條高高原航線,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高原飛行的奇跡。
在助力新中國外交取得突破的過程中,中航人克服重重困難,錘煉出了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精忠報國”奮斗精神。在此后的一系列重大任務中,中航人果中斷履行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做到黨和人民哪里需要就飛到哪里。
2012年~2021年--
上一篇 并通過廣泛的地面和飛行測試項目進行了驗證-雙清包稅
下一篇 包括需求、供應商以及波音能否成功處理積存的飛機等-黎巴嫩